|
艾滋病属于一种慢性致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,一直以来都是非常棘手的医学难题,至今科学家们仍未研发出可以预防艾滋病的疫苗。
10月26日,在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现场,山东大学医学院研究员、齐鲁青年学者康东伟带来的团队创新项目抗艾滋病1.1类新药K-5a2(以下简称K-5a2)的研发引得评委关注。赛后,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,康东伟介绍,根据团队长期来的实验测算,K-5a2是目前活性和抗耐药性最好的HIV-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,相关成果已发表在药物化学领域顶刊JMedChem,并获中国和美国专利授权。

2023年7月13日,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(UNAIDS)在瑞士日内瓦发布一份题为“终结艾滋病之路”新报告,报告显示:2022年全球有3900万艾滋病感染者;2980万人正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;130万新艾滋病感染者。
“我们课题组开始聚焦抗艾滋病药物的研发已经近20年的时间,2016年发现K-5a2后,我们对它进行了系统的持续性的优化。”康东伟说,目前K-5a2已完成全部的临床前评价,并获批临床批件,正在相关医院开展临床I期评价。
大赛现场,该创新项目也得到了不少评委的关注,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我们希望药品尽快完成临床评价获批上市,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安全、有效和价廉的药物。”康东伟说。
记者:张成地 记者:李巧妹 摄影:张文龙 摄像:张文龙 剪辑:张文龙 编辑:孙菲菲 校对:汤琪 |
|